舆情处置中的“提级”
作者:袁俊堂 来源:金鸽舆情观察室 发布日期:2024-03-07
舆情处置中的“提级”即提升处置主体的层级。面对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经常会遇到这么一些棘手的情况,事件发酵的程度远远超出处置能力范围,如严重的校园安全事故、群体事件、现象性问题等等。在舆情难以抑制的时候,将事件升格,提级应对或是最佳的处置手段。
哪些情况下需要提级应对?
1.舆情过于复杂,牵涉到多主体,混乱关系,时间久远等要素。如网友举报某高校教师11年前对其性侵,时间跨度大,关键证据找寻成为难题。如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鼠头事件中,事态升级后,舆情变得繁杂,涉及主体多且不在一个系统,有市监局、校方、承包公司。这种局面,需要更高层级的权责部门站出来,拨开迷雾,还原真相。
2.事件矛头指向主体核心。在遭遇指控、举报,被舆论质疑的情境下,涉事方往往急于脱身,短时间内完成内部调查对外通告,陷入“自证”的逻辑陷阱。如上海教授举报高校“弄虚作假”,高校后续发通告否认指控,但公众并不买账。自查结果与举报内容相去甚远,“自证清白”难以撇掉嫌疑,消解质疑。
3.网传内容与调查结果判若霄壤,难以服众。某些事件中,各类谣言传言沸沸扬扬,深入人心,公众形成基于想象的主观判断。若后期调查细节不充分,证据不翔实,很难在对比鲜明的情形下,扳回偏移的舆论。公众只会在被谣言遮蔽的认知下找漏洞,挑毛病。这个时候,只能凭借上级部门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来一锤定音。如成都七中自杀事件当中,网传学生为他杀,情绪化表达占据舆论场,阴谋猜疑往刑事案上靠拢,学校与成华区联合调查组的回应并没有平息舆论,成都警方的最终通告才让事件盖棺定论。
4.涉事主体公信力折损。舆情事件中,涉事主体或置之不理、或糊弄群众、或掩耳盗铃,一系列不当处置使自身公信力受损。失去公信力后,任何接续的手段皆是徒劳,只有零作用甚至是刺激舆论的反作用。从平息舆论,降低负面影响的角度,需要及时提级切入。
5.事件性质恶劣,社会影响较大。此前广东中山二院博士生集体患癌事件,院方虽出面澄清,但仍饱受质疑。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与公众的质疑绝不是一份简单的院方通告可以终结的,需要上级部门介入,澄清事实,回应关切。再如广东一职校学生集体退学事件,最终亦是以主管部门清远市教育局的通报告终。
为什么要提级应对?
1.体现对事件的重视。舆情前奏崩坏,公众对涉事主体失望,舆论场域消极情绪弥漫,充斥各种带节奏的攻讦。这个阶段,上级部门的及时下场能够提振舆论信心,纠偏错误导向,弥合情感裂痕。
2.统筹开展工作。当舆情涉及面广,波及部门众多,就需要提级应对。由上级部门牵头,理顺流程,协调相关责任部门有序配合,完成事件处置。避免多部门互撕互扯的混乱局面,让舆论臆想的浑浊变得清明。
3.体现更强的专业性。基层普遍舆情素养不高,处置水平较低,更别提去应对某些要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场景,没有金刚钻硬揽瓷器活,最终结果就是好心办坏事,越搅越浑浊。上级部门拥有专业的机构、专业人才、专业设备,应对某些复杂事件自然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