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

天津科技大学“十五”信息化工作总结

 
 
    作为天津市高等院校“十五”校园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津科技大学校园信息化工作从建设伊始,就得到了市教委领导、校党政领导和全校各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十五”期间,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信息化建设工作,为了保证“十五”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十五”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加强管理、立足应用。具体工作由我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实施。
    五年来,我校信息化工作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信息化办公室(原网络与信息中心)的不断努力下,我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建成了支持万兆数据交换的校园网核心交换设备,建成了千兆校园网主干网,建成了泰达校区网络工程项目,完善了基于各类信息应用的服务器40余台,购置了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建成了校园一卡通、办公自动化、邮件系统、视频点播和直播系统、认证管理系统等各类信息化应用项目。上网规模已经达到4500余点,保证了我校师生员工利用教育科研网进行教学、科研、办公的需求。五年中,按照整体规划建设要求,我校在信息化建设上的资金投入合计近千万元,充足的资金保证了我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就我校“十五”信息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   体制和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我校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
1.建立完善的信息化领导体制,保证信息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了天津科技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宏观指导我校信息化建设应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我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担任,副组长由主管信息化校领导担任,成员由全校各职能处室的领导组成。信息化领导体制的建立,整体上形成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全校上下一盘棋的利好局面。有了领导的重视、部门的支持,这为我校实施各项信息化项目提供了有利、可靠的行政保证。
2.建立了高层次的信息化技术专家组,为各类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在信息化建设中,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为了保障我校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先进性和成熟性。经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聘请天津市和我校技术专家七人组成了信息化技术专家组。所有我校批准建设的信息化项目,都要经过信息化技术专家组成员的充分论证和修改后方可执行。从技术保障了我校信息化建设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高效益。有效地避免了技术水平低、应用效益差的项目的出现和实施。
3.不断制订和完善基于校园网应用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校园网络安全、有序运行。
    校园网从建设至今,根据不断完善的网络环境和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先后制订和完善了基于校园网应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表格近30余项,其中制度类包括:《天津轻工业学院计算机校园网保密协议书》、《天津轻工业学院网络管理员工作规程(试行)》、《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软件管理规则》、《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文档资料管理规则》、《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值班人员守则》、《网络与信息中心设备管理规则》《天津科技大学校园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校园网用户管理规则》、《网络与信息中心设备管理规则》、《天津科技大学电子邮件服务条款》
《天津科技大学数图资源外网访问系统用户管理办法》、《天津科技大学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手册》、《天津科技大学二级网站管理办法》、《天津科技大学二级网站主页托管协议书》、《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网络应用与网络监控的实施意见》等,表格类包括:《天津科技大学数图资源外网访问系统账户申请表》、《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房上网备案表》、《天津科技大学二级网站主页托管协议书》、《天津科技大学二级网站登记表》、《天津科技大学校园网上网认证申请表》、《天津科技大学单身楼入网用户申请表》、《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入网用户申请表》、《天津科技大学网络故障维护申请表》、《天津科技大学入网用户申请表》、《天津科技大学校园网电子邮箱用户申请表》、《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入网用户申请表》、《天津科技大学校园网FTP服务申请表》等。所有以上制度的制订与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校园网使用的有序进行。
4.工作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是我校信息化工作取得成绩的推进剂。
    随着“十五”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进行,各高校“网络中心”这个部门在学校中所占有的地位倍加重要,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中心在信息化应用上的职能。我校召开党委常委会将原有的网络与信息中心(正科级单位)调整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正处级单位,列入行政管理部门序列)。并对原有网络中心的职责进行了拓展,由原有的单纯负责网络维护,拓展为:根据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发展要求,在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规划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具体实施方案;参照国家有关标准,组织起草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和编码体系,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意见;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开发等相关研究,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督促、检查落实领导小组决议的执行情况;负责整合全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软、硬件资源,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具体实施校信息化的建设、应用与管理;负责学校网站建设、网络应用与推广、校园网安全保障与监管;负责全校的各类数据的整合与维护,建立专业的后台数据库,各种网络资料的积累与分类管理工作;负责学校信息化的对外联系工作;落实学校和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等十项工作范畴。
    同时,为了便于工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下设三个中心,分别为网络中心:负责全校的网络校园网到信息点之前(包括信息点)的正常运行、日常维护、技术支持、网站建设;节点资源的分配与管理;安全保障与校园网信息监管;各二级网站和交互式栏目的登记备案;应用中心:负责以校园网应用为目的的各种软、硬件系统的研发与二次开发工作,为校园网的使用提供便利的技术支持;数据中心:负责全校各类数据的整合与维护,建立专业的后台数据库,各种网络资料的积累与分类管理工作。经过重新调整,理顺了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为推进我校信息化建设稳固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大和完善校园网基础建设,为我校信息化应用项目搭好基础平台。
    信息化的应用与实施没有一个好的基础网络环境是不可能顺利实现的。为此,信息化办公室经专家论证,对校园网基础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主要工作如下。
1.不断加强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
    五年来,我校校园网经过一期建设、二期改造、三期完善升级三个阶段和泰达校区网络建设,使我校的网络规划有了质的发展。从原有的百兆上联升级为千兆上联,校园网主干由原有的部分千兆升级为全部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由原有的不足400点接入发展到现在的4500点接入用户。在进行校园网线路改造和扩点的同时,通过市教委采购中心,重新更换了具有千兆出口带宽的路由器一台,能够支持万兆交换能力的核心交换设备一台,汇聚设备五台、接入层设备苦干多台,从根本上加强了我校网络三层架构,无论从设备的交换能力、网络的管理能力、网络接入质量都有了较高的提升。尤其是对2003年新建教学主楼的网络布线及各个实验室的网络增点工作,大大提升了教育科研网对我校教学、科研的辅助水平。
2.不断完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建设。
    随着我校各类信息化应用项目的不断深入,原有的信息资源硬件平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各类信息应用技术迅速发展的需求。“十五”期间,在各类应用服务器硬件建设上,信息化办根据发展需求,不断进行服务器扩容升级和购置计划,从建网初期的三台服务器发展到现有的40余台。大大提升了我校信息化应用资源的依托平台,保证了各类信息化应用的成功实现。
3.逐步改善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资源的基础系统平台建设
    各类应用系统的基础系统平台建设,是关系到信息化应用项目能否正常使用的关键技术因素。信息化办公室通过调研各兄弟院校基础系统平台的使用情况,确定了我校基础系统平台建设,即逐步实现以Linux系统平台为主,以Solaris和Windows系统平台为辅的建设方案。此方案大大提高了服务器在Windows系统平台下的安全级别,避免了因系统漏洞问题而遇到攻击的可能。同时减少了服务器中网络病毒的风险。基于这样的系统构架,为今后实现服务器资源的共享和负载均衡、服务器集群建设打下良好的系统基础。
4.大力加强泰达新校区校园网建设及学生宿舍和家属区教育科研网建设。
    根据发展的整体部署规划,我校于2004年9月正式启用泰达校区,目前该校区教学、科研、办公都已经步入正规运行。在泰达校区建设之初,作为重要的基础建设部分-教育科研网络建设,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多次就网络建设问题召开相关会议讨论,通过实地考察和现场办公,明确了泰达校区网络建设的整体目标,即:高起点、高质量、重应用。通过努力,泰达校区已经建成了支持万兆交换能力的核心设备,建成了千兆主干光纤、百兆到桌面的三层网络架构,建成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中心等各类上网机房六个,共计上网计算机近1500余台。同时,为了提高泰达校区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率先在本校区实施了校园一卡通系统。建成了泰达校区的学生宿舍和家属区教育科研网,满足了广大师生上网需求,充分发挥了校园网络资源的应用。目前,我校泰达校区总计上网接入数已经达到4000余点。新校区校园网建设总资金投入近500万元。
三. 不断完善网络管理技术,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的投入,为校园网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一)通过不断摸索积累,形成了一套实用的网络管理技术。
1.建成了网络监控体系。
    在日常网络管理过程中,为了网络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采用了专用的交换机管理软件和第三方监控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对计算机所连设备端口、设备状态、链路状态等进行带宽和流量的监测统计分析。这些监测可以对网络各交换设备进行24小时的时时检测,也可以对其采集的端口位带宽、负荷比、单播包和多播包(包括广播包)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还可以对计算机所接端口通过的流量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可以快速定位计算机接入用户受到病毒攻击的情况和大流量产生原因。同时,设备状态监测可以监测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CPU负载、SNMP响应时间和运行时间。链路带宽监测可以监测设备互连链路的实时带宽,包括链路速率、负荷比、位带宽、广播包等信息。这样就对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链路的瞬时带宽有了直观的概念,对网络的优化及均衡负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除了能够监测上述数据之外,还可以根据此系统自动生成的三层网络拓扑和二层物理拓扑,实现在网络拓扑图上的故障定位。当用户出现故障时,就可以通过设备名称、IP地址、MAC地址在二层物理拓扑图上快速定位其所在的交换机及所在的端口,及时分析出这台交换机及这台交换机端口的状态。假如校园网络中的某台计算机感染了网络蠕虫病毒,在路由器上查出网络蠕虫源后,通过这种快速定位,就能够快速、及时的关闭这个交换机端口,保障其他计算机正常上网,再对网络蠕虫源进行杀毒。
2.建成了交换设备的远程管理系统。
    对整个校园网络来说,交换机是要以百来计的,所以单独管理每台交换机就比较繁琐、费时了,因此采用了一套专门的交换机管理系统,对整个校园网络中的所有交换机进行统一管理。这套管理系统不仅可以看到各交换机的运行状态,还可以管理到所有交换机的端口,减少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
    通过这套网管系统,可以对交换机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如对交换机的设备管理就包括系统信息、硬件信息、环境监控、地址绑定等管理内容,对交换机的端口的管理有端口浏览、端口配置等方面,还对交换机有一个性能监视,并生成图表。
3.彻底解决了校园网IP的地址冲突和IP地址盗用现象。
    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减少网络上可能出现的地址冲突、盗用等行为,对校园网用户进行了MAC地址、IP地址、接入交换机的端口号三者的绑定。在交换机上进行三者绑定的同时,又在路由出口处的认证系统上做了一次IP与MAC的绑定。当用户登录网络时,需要通用认证系统的客户端插件进行认证登录,这个客户端插件能够得到最初发送数据包的机器的MAC地址,并发送给认证系统与数据库中记录的MAC地址进行对比,以确定MAC地址的合法性。如果是通过IP盗用或IP欺骗方式发出的网络数据包,认证系统也会将其与客户端插件获得的MAC地址进行对比,数据合法,链路接通,数据不合法则把发包计算机拒绝掉。尽管IP欺骗可能会逃过交换机层的绑定,但是通不过与客户端插件所获得的MAC地址对比,从而保证了合法IP地址的安全。
4.建成和不断完善了校园网用户上网备案体系。
    当用户开通网络时,要求用户必须填写上网用户申请表,申请表中包括IP地址、网卡地址、申请人、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等,并将申请表信息输入信息化办自主开发的IP地址管理系统中,系统信息除了包括用户信息外,还包含了其计算机所在的交换机的信息。如:所在交换机端口、交换机管理地址以及交换机所在位置等。IP、MAC、用户信息、交换机端口是一一对应关系,不得随意改动。如果用户想要更换计算机,则必须重新填写上网申请表。不断更新的用户上网信息,形成了最新、最全的IP地址库。这样就能保证在用户出现上网故障时,能够及时、快速的找到这个IP地址所在交换机及其端口,进行故障定位,减少了网络维护的时间。
(二)通过购置网络安全软、硬件设备,进一步提升校园网络安全。
1.建成了网络防火墙
    在校园网出口设置硬件防火墙,防范来自外部的恶意攻击,同时还专门把服务器所在网段与内网隔离,并设置严谨的通信策略(每一条策略都细化到从特定的源到特定的目的,开放对应的端口或服务等),以防范服务器受来自外网或者校园网内网的攻击。防火墙架设在核心交换机与路由器之中,起到保护校园网内网的同时,还可以实时监控网络的状态、连接数和流量。
2.建成了网络版杀毒系统。
    为防止猖獗的网络病毒影响网络的正常通信,购置了网络版杀毒软件(包括30个服务器端和1000个客户端,其中服务器端支持的平台有Solaris、Linux、windows),系统采取B/S结构进行安装与升级,为校园网用户查毒、杀毒提供了便利。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络版杀毒软件的控制台分析病毒感染事件、病毒类型、感染率等,以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自系统运行以来,客户端安装数峰值达423个,共查杀300多种病毒类型和23,500个病毒文件。
3.建成了Windows Service Update Server系统。
    Windows 自动更新是 Windows 的一项功能,当适用于计算机的重要更新发布时,它会及时提醒用户下载和安装,使用自动更新可以在第一时间更新用户操作系统,修复系统漏洞,以保证计算机变得愈加安全。Windows会不定期的发布补丁,这些补丁可能对计算机系统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微软(Microsoft)的网站是在国外,校内很多用户无法直接连到,即使可以直接连到,速度也会相对比较慢。为此,专门设置了一台微软的Windows Update自动更新服务器,自动更新服务器与Microsoft官方网站每天同步一次,现已有更新1010个,为局域网内部提供实时的自动更新服务,不但更新速度快而且也可以节省国际通信流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用户的系统安全从而减少了病毒在局域网内肆虐传播的机率。
4.建成了认证网关系统,实现了上网实名制。
    所有校园网络用户上网都需通过认证网关,只有身份认证成功后方可正常使用互联网资源。认证网关采取实名制,记录所有上网用户的活动日志,并自动生成日志文件。记录的内容包括访问用户ID,所在域,源地址,目标地址,访问类型,目标端口和访问时间。另外,还可以统计IP或者用户的使用报表(包括登陆时间、退出时间、网络流量等信息)。强大的日志记录和统计功能为查找用户的上网日志提供了保证,做到有迹可循。系统除了记录上网用户的活动日志外,还具有一定的网络管理功能,如对不同的组别设置不同的带宽限制;进行限时间或限流量控制;进行IP与MAC地址、IP与用户、用户与IP的三重绑定,强制在线用户离线等功能。
     由于物理地域关系,河西校区和泰达校区的认证网关系统相互独立运行,分别已有2564和1825个用户。
四.   努力推广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不断提升我校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和层次,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办公等各类需求应用。
1.建成了校园网一卡通应用系统。
     经过一期和二期建设,我校已经完成了贯穿两个校区的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并且投入了全面应用。该系统建设规模大,子系统数量多,应用覆盖范围广。资金总投入210万元。校园一卡通系统整合了部分数字化校园的功能,一方面解决了目前学校对多系统应用的部分需求,另一方面也为日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确保可以平滑的过渡到数字化校园系统。实施了原有教务、财务、图书馆与一卡通系统的成功对接,实现了资源共享,提升了学校教务、财务、图书馆的管理效率,提高了管理手段。另外,校园一卡通系统平台提供了标准化、开放式的接口,可以灵活地联结更多的应用子系统,为学校日后的各种信息化功能扩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建立校园一卡通数据传输专网:考虑到校园一卡通各类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性,必须为此系统建立专有数据传输网络。因此,从原有的校园网中划出专有线路和专有VLAN作为一卡通数据的传输平台,并利用防火墙进行一卡通内网的保护。以此保证一卡通数据的绝对安全。
     规划建立校园一卡通数据中心主机系统:任何一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核心就是后台的数据中心,所有用户的各类信息都将存贮于此,即有身份信息也有消费信息甚至是个性化的信息。因此,规划采用的后台中心数据库采用了企业级ORACLE数据库和UNIX系统平台,采用性能可靠的IBM服务器进行硬件支持和双机热备系统,以此保证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可靠7×24小时的正常运转。
     规划建立各类应用子系统:消费类子系统。具体的系统有:银校转帐系统(圈存)、综合消费系统(售饭)、浴室收费管理系统(水控)等;身份识别类子系统。具体的系统有:图书馆门禁控制系统、宿舍门进系统、语音查询系统、WEB查询系统、触摸屏查询系统等;综合类子系统。具体的系统有:机房管理系统、校车收费系统、小商店收费系统、图书馆扣费系统等;第三方接口系统:具体的系统有:教务学籍管理系统、财务缴费注册系统、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等。
2.建成和完善了数字化图书馆资源。
     根据教委的统一要求,我校建成了数字化图书馆。配备了千兆交换机一台、应用系统服务器五台。数据资源存储设备容量高达5T,现有的数据库系统有:中国知网CNKI、美国化学文摘CA、工程索引EI、美星外文数字图书馆、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国道数据电子图书库、外文食品安全数据库等,总资金投入约200万元。
3.建成了校园网办公系统(OA)。
     系统从通用、灵活、标准的设计思想出发,应用先进的文档数据库处理技术,为各级办公人员、领导干部提供了集成的工作环境。系统具有丰富实用的功能、友好的操作界面以及灵活的可扩展性。
     主要功能模块有:信息发布模块,用于学校办公部门发布各种办公文件、通知公告、规章制度、各类办公服务信息等。该模块由原有的信息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集成而成;公文管理模块,为各种形式的公文提供了管理功能,主要用于对公文进行无纸化管理,包括发文和收文两部分。(1)发文,可以新建中共天津科技大学委员会文件、天津科技大学文件、中共天津科技大学纪检委员会文件、共青团天津科技大学委员会文件、天津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文件、天津科技大学工会文件、天津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文件、通知、请示、报告等类型的公文,还能对其进行编辑或删除。(2)收文,主要是各部门接收并查看跟本部门相关的文件,并进行存档管理;会议管理模块,提供给校内各不同部门安排组织会议的办公自动化模块。
4.建成了二级网站系统。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各部门二级网站建设,使各部门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加强对外宣传联络,拓展教育信息服务领域。我校建成了二级网站发布服务器,为全校各职能处室和二级学院提供二级网站主页托管服务。目前,我校网络中心现有二级网站35个(其中6个具有独立二级域名)。据统计我校二级网站的日点击量已超过5000人次;日均被访网页数为100,000;日均被访文件数为250,000;日均数据流量2.0G。
5.建成了校园网主页信息发布系统。
     建设和完善了我校主页信息发布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有:图片新闻、学校要闻、公告栏、视频专栏、学院动态和媒体聚焦。通过完善的主页信息发布系统,我校能够及时准确地将每天发生的各类新闻信息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不同形式在网上发布。既方便了上网用户对我校教学、科研、师资、招生、专业等全方位情况的了解,又大大提升了宣传我校的速度和规模。据统计,学校网站主页日平均访问量最高达到11000次。
6.建成了教委视频会议系统。
     根据教委的整体部署,我校将成为教委视频会议系统的一个分会场。根据学校的统一规划,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我校最终确定教学主楼C区102作为教委视频会议系统分节点所在地,添置了摄像机、话筒等相应设备,按照需要在预定时间内完成网络布线和设备调试工作,圆满完成了我校教委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工作。目前,此项目已经通过教委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7.建成了邮件系统及邮件网关系统。
     对全校的教职员工开通E-mail服务,为每个用户提供100M的邮件服务空间,50M的网络存储。目前已开通用户1300户,平均每月收发信件在13万封左右,查封垃圾信件12万封,病毒信件5千多封。从拦截的垃圾邮件及病毒邮件数看,邮件网关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效地阻挡了大部分的垃圾和病毒邮件。邮件服务器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在教职工的日常办公和教学中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8.建成了校园网FTP系统。
     校园网FTP服务系统为全校教职员工提供一定大小的网络空间服务。为教职工提供了方便、灵活的电子文件存储、移动办公和备份功能。目前,FTP系统的用户已有300多,日均访问量约2000人次,月传输数据超过45G。
9.建成了数字图书访问VPN系统。
     为解决广大教师无法在家里或者出差在外时使用校内数字化图书资源的问题,信息化办利用VPN和Squid技术建立了数图资源外网访问系统,注册用户通过安装客户端或者设置代理即可跟在校内一样正常使用数图资源。系统采用网络办理方式,高效地完成了申请、注册用户并通知用户等办理手续,自正式启用,已开通160个用户。
10.学生网站建设。
     进一步对我校思想教育网站-常春藤进行改版,改版后的常春藤网站更加贴近思想教育实际,主要模块有:信息发布,社团活动、在线党校、思想教育、勤工助学、心理咨询、军事天地等。建立了易佳网大型学生社区综合性服务型网站,主要模块有:信息发布、在线影城、音乐、软件、壁纸、Flash、电子书、心情驿站、校友录等。目前,易佳网站的日访问量已经超过8000人次。其中,易佳VOD板块已有将近2000个影视节目和六个电视直播频道,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师生的业余生活,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欢迎,日均访问量超过7000人次,月均访问量为21万,自系统开通以来总访问量达140万。同时,专门设立了“科大视频专栏”,将校内或者是媒体报道的一些重要事件以视频新闻的形式更生动地予以宣传。
11.建成了教师辅导系统。
     为适应教学工作需要,更好的保证教学工作有效的进行,建立一种有效的、多渠道的教师授课并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建立了教师辅导系统。该系统旨在建立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提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程讨论、答疑空间(教师可利用此空间布置讨论主题、发布有关课程的参考信息、网站,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搭建起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平台,补充课上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系统采用实名制制度,现有教工1456人和学生15613。系统分两大类,即:公共课程答疑解惑和专业课程答疑解惑。其中,公共课程再细分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四大板块;而专业课程则按学院归类将全校所有专业都设成一个独立板块。同时,系统开放FTP下载服务,提供与教学有关的资料下载。
12.建成了教务管理系统。
     综合教务系统,分前台应用和后台数据库,分别安装于不同的服务器,系统包含课程管理、成绩管理、学籍管理、排课管理、注册管理、选课管理、教学计划、考务管理、教学评估、教师工作量统计、综合审查等模块,目前,教师的成绩上报、学生选课、成绩查询、学籍信息查询、学生注册、都在综合教务上进行;另外,该系统在本科生教学中全面使用,目前学生人数约14,000人,涉及课程约两千多门,每年选课数据20多万条、成绩数据30多万条。综合教务系统的应用为促进学校教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减员增效、保障学分制的顺利实行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同时为一卡通数字化校园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建成了学生管理系统。
     该系统信息收集了全部学生的详细资料,除系统超级管理员外,校内各二级学院也都有一个管理帐号可查看、检索、统计及更新本学院的学生信息,系统现有16个管理员和16267个学生。为全校的学生管理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直观简单的操作方式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五.存在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执行“十五”信息化的五年,也是我校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的五年,五年中,在天津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与信息化应用层次较高的兄弟院校相比,我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具体表现为:信息化应用的定位还有待提高,建设目标更应长远;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应进一步加强,以适应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应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
总结“十五”信息化期间的经验与不足,我们将在市教委的指导下,进一步做好我校“十一五”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实现我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
TOP